当前位置: 首页 > 特色活动 > 知来路 启新程

知来路 启新程

2022年04月11日 10:06:40 访问量:1055

知来路 启新程

枝叶苍翠、树干斑驳,从表面看,这样一棵松树,与南方众多上了年岁的松树并无二致。然而,当我的目光越过纷乱的杂草和矮小的灌木,投注到树底下立着的一块方形石碑时,忽然心中一凛。

石碑上,简要地记载着一个人的生平:“华崇煌,男,1908年出生,红一军团战士,1932年参加红军,1934年随部队长征,长征途中牺牲。”我们不知道,他牺牲于何年何月何时何地,经历过什么样的战斗,我们只知道,他牺牲的时候,还不到三十岁。山连着山,逶迤在赣闽边界。我所站立之处,是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的后山蛤蟆岭。雨后的山岭,绿意更加深浓,密密实实的林木拉开一个半圆弧的弓形,环抱着整座村庄。细细观察,可以发现其中生长得最为茂盛,并以绝对优势占据后山高地的是松树。这些松树,有的根枝相连,像携手的兄弟;有的独自站立,像倔强的孩子。但无论怎样,都有着同一个生长方向——朝着天空,朝着阳光,引颈张望,就像当年参加红军时那一份坚定不移的决心,就像80多年前那一场义无反顾的出征。17名年轻人参加红军,踏上艰险而伟大的长征征程。出发前,他们怀揣梦想,栽下十七棵松树,和家人约定“见松如见人”。

十七位红军战士种下“信念树”

“十月里来秋风凉,中央红军远征忙”。上世纪三十年代初,为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,蒋介石调集大量兵力,对中央苏区发起了军事“围剿”。前方战事吃紧、后方兵源短缺,中华苏维埃政府发出“扩红支前”的号召。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的瑞金,扩红运动规模最大,参军支前人数达到了总人口的近半数,村村寨寨,父送子、妻送郎、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景象比比皆是。他们不仅出人出力,还出钱出粮,为了革命是真正做到了倾其所有。据不完全统计,底子穷苦的华屋村民,共捐献稻谷三百余担、豆类四千余斤、银元一千四百余块,还有许多难以估价的银器、黄金制品。

离别的日子眼看就到了,队伍集合的口哨声响遍了整个村子。听说这一次是跟随红军部队北上,村道上站满了前来送别的父老乡亲。队伍中,个头最矮、身材最瘦小的华崇宜,年仅十三岁。老来得子的爹娘,泪水涟涟地挤进送行的人群中。他们是积极支持儿子去当红军的,但看着面容稚嫩、从未出过远门的儿子,想到小小年纪就要扛起刀枪、冲杀战场……实在不敢再往下想。

从此,便是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等待。华屋如此,瑞金如此,整个苏区留下的老弱妇孺都如此。不过,对华屋人而言,他们还有松树,还有一份看得见的念想。他们知道,出发前,华屋籍的战士们早有约定:革命胜利后,要一起还乡,回报父老乡亲。如果有人牺牲了,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照顾好父母,还要照看好那些松树。

只是,华屋人没有想到的是,他们没有等来一个归家的儿郎。

后来,华屋人就把这一棵棵青松,当成了烈士的英灵和亲人的化身。每逢清明节,乡亲们都会来到这里,用最淳朴的方式祭奠亲人,寄托哀思。

循着一块光荣烈属牌,来到了华钦材烈士的遗腹子华崇祁家中。今年八十七岁的华崇祁,是在父亲出发后一个月出生的。华屋的十七位烈士里,留下过亲生子嗣的仅两人,如今,华崇祁是子嗣中唯一的健在者。“父亲生前是红军宣传兵,一直在黄沙村从事革命宣传工作。父亲是我一辈子的骄傲。”说到父亲,老人的眼里不禁闪动着泪光。

后来,在这两棵松树的不远处,人们建起了一座红军烈士纪念亭。人们还把这十七棵松树称为信念树,把这片小树林称为烈士林。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,聆听故事,祭奠先烈……

事实上,信念树的故事远未结束。在烈士林的东北面,又开辟出了一片青年林,十几株幼树正沐浴着阳光,茁壮成长。华屋村的后人,凡是参军入伍的,都会来种上一棵青松。像先辈们那样种一棵具有象征意义的松树,已经成为华屋人的一份特殊传承。

可以想见,这些生机蓬勃的小树苗,有朝一日也将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。这些树木不仅守护着这片土地、这方家园,更守护着代代相传的精神和信仰。

青松依旧在,不见儿郎归。十七棵青松,铭记了十七位红军战士的悲壮故事;十七棵青松,镌刻着十七位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。青松郁郁葱葱,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革命征程上。青松苍翠挺拔,感人的故事昭示着信念的永恒。在血与火的洗礼中,凝练成坚定信念和英雄的品格,在漫漫的长征路上,铺就了历史的血脉和英雄的底色。

党的关怀让华屋村发生巨变

   从江西瑞金城区出发,沿着319国道走10多公里路程,就可看到坐落在国道边的华屋村。穿过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,看到脚下的路面干净整洁,路的左边是一排排蓝瓦白墙的客家风格小洋楼,右边是一栋栋精心维护的温室大棚。村中心是一洼小池塘,广场、健身场、篮球场应有尽有。看着现在的华屋村,背靠青山、面向田野,绿水环绕、环境优美,很难想象出“老华屋”的样子。

“过去大家住在老旧的土坯房里,一旦赶上坏天气,就是外面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。”回忆起以前的生活,村民华辉平说。由于旧社会战争创伤,加上当地资源匮乏、耕地贫瘠、劳动力短缺等原因,以前华屋村贫困程度极深,低矮土楼、土灶台、木板床……附近村庄有“有女莫嫁华屋郎”的说法。不过,这一切从2012年开始发生转折。

2012年6月,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出台,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工作陆续开展。乘着政策的东风,华屋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华屋村按照统一规划设计、统一平整土地、统一施工建设、统一分配住房的原则,在保留、修复部分老屋的基础上,建成了66套整齐划一的居民楼房和1.8公里长的环村柏油路,架设了1.5公里的高压电线路。“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,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”,一副对联表达着华屋村村民对党的感激之情。如今的华屋村,错落有致的新房代替了透风漏雨的土坯房、清洁的自来水代替了浑浊的土井水、明亮的电灯代替了暗淡的煤油灯、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曲折泥泞的乡村小路,村庄的基础设施和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,美丽的华屋村宛如大山里的一处世外桃源。

“十七棵松”成为革命精神的象征

如今,十七棵青松高耸云天,喜迎八方来客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越来越多的人循着先辈的革命足迹来到这里,聆听十七棵青松的故事,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奋进力量。依托革命老区、红色资源,华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基地,被江西井冈山干部学院、瑞金干部学院列为现场教学基地。华屋村旅游公司成立,通过结合红色游、乡村游,人人当起红色宣传员,个个能讲革命故事,家家户户开起家庭旅馆。时代在变,“十七棵松”的信念永恒。

编辑:曾鹏程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-8
联系地址:江西省瑞金市绿草湖 ↑ 电话:0797-2342918 ↑ Email:rjzz@jxrjzz.com 招生热线:19917978880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